黑小麦品种的筛选
目前,国内黑小麦品种有黑小麦一号、黑小麦76号、漯珍一号、鲁珍326、河东乌麦、秦黑一号、黑宝一号等等。经过五年的大田试验,我们发现黑麦76号和漯珍一号在中原地区适应性强,产量高,抗病、抗倒伏,其产量高达每亩450千克以上,且该品种是一个性状稳定的营养黑小麦品种,是制作营养保健功能食品的理想材料,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。

合理施肥
耕屋土壤养分含量:有机质1.2%以上,全氮0.09%、速效磷25毫克/千克以上,速效钾90毫克/千克以上。达到上述条件的地块种植每亩可产500公斤以上。在施肥上,适当增加有机肥、磷肥、钾肥。每亩施土杂肥有机肥5000公斤,尿素25公斤,磷肥100公斤,钾肥15公斤,适当增施锌肥和硼肥等。
黑小麦种子播前拌种
用专用小麦种衣剂拌种,对黑小麦综合防治病虫害,苗匀、齐、全、壮,夺取高产非常有利。

适期播种
黑小麦与普通小麦相比具有年前初冬季生长较旺,冬后偏北,分蘖力强等优点,在黄淮地区一般10月10日至25日期间播种较为适宜,每亩用种6公斤左右,基本苗9-11万为宜。
科学管理
冬前客理:出苗后至4叶期进行查苗补苗,达到苗匀、齐、全。然后视地墒情况,浇冬前水并适量追施化肥。为确保年前生产稳健,可适情况进行划锄、镇压、控上促下,年前群体保持在70万-80万株。
春季管理:返青期根据土壤墒情,要浇一次水,浇返青水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,这遍水是增产的关键。通过划锄、镇压,达到保墒增温,促大蘖生长,促根系下扎,在效控制无效蘖的过多生长。孕穗期是黑小麦需水临界期,要确保孕穗水的适时供应。该品种抗虫能力强,中后期应注意按常规方法防治白粉病。
后期管理:在抽穗、灌浆期,喷施抗衰增产的稀土微肥等,增强光合作用,增加粒重。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与普通小麦隔离种植,在收割、运输、脱粒、晾晒过程中尽可能不要与普通小麦混杂。该品种穗大粒多,综合丰产性状好,营养品质优良,应进一步提纯复壮选优,扩大开发应用。